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武汉市电信管理条例(已废止)

时间:2024-07-11 12:27:2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3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武汉市电信管理条例(已废止)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武汉市电信管理条例》的决议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7年1月17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

通知
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决定:批准《武汉市电信管理条例》,由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武汉市电信管理条例

(1996年11月21日武汉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1997年1月17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电信建设和管理,促进电信事业发展,保障电信设施安全和电信畅通,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湖北省邮电通信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电信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武汉市电信局经湖北省邮电管理局授权,为本市电信主管部门,履行本行政区域内通信行业管理职能。
武汉市电信局所属电信经营单位和经国家批准经营电信业务的单位为通信经营单位。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电信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支持发展电信事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条例规定,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电信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通信经营单位应当保证通信畅通和服务质量,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通信服务,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电信设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规划部门应当将电信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电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编制本市电信发展规划。
电信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及省、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减免有关费用。
第七条 新建住宅小区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根据城市规划要求配套建设电信设施用房,按规定的建筑成本价与通信经营单位结算。
第八条 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办公楼、住宅楼和大型公共建筑,其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及附属设施,均应纳入工程设计,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所需材料和资金在建设项目总投资内统一安排解决。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保证工程质量。
建筑物内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安排电信布线,并设置交接间或者分线盒。电信管线出口应当与公用电信管线相连接。对具备上述条件的,在用户安装电话时,通信经营单位应相应减收工料费。
设计审查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扩建设计时,应当听取电信主管部门的意见;电信主管部门应当参加电信设施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
第九条 架设电信管线及附属设施应符合城市管理要求。在不影响建筑物、构筑物使用的情况下,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人或使用人应当允许无偿附设。如对建筑物、构筑物造成损坏,由通信经营单位给予修复或补偿。
第十条 新建、改建或扩建道路、铁路和管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立项批准时,告知通信经营单位同时敷设电信管道;新建桥梁、隧道,应当设计电信管道位置,地铁建设还需规划连接公用电信网所需的移动通信场地。
第十一条 市、区、县人民政府以及电信主管部门应当对边远地区、贫困乡村的电信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并在资金、物资等方面予以扶持。

第三章 安全与保护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电信设施安全与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保护电信设施的宣传教育。电信主管部门和通信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电信设施保护责任制度,加强对电信设施的检查、维护和管理,保证电信设施整齐完好。
第十三条 电信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整的地下电信管线档案,并及时存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供有关单位查阅,避免损坏地下电信管线。
第十四条 在电信设施附近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可靠保护措施或由通信经营单位派员进行现场监督和保护。
因工程施工等原因损坏电信设施或阻断通信,当事人应当立即停止施工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通信经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通信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派员抢修,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抢修条件。
第十五条 为保证电信线路安全使用需修剪树木的,由通信经营单位商请有关部门和树木所有者在3日内予以修剪;逾期不修剪的,通信经营单位可以自行修剪。需对危及电信线路安全的树木伐除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因城市建设确需迁改电信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与通信经营单位协商,按照先还建后迁移的原则,由建设单位按原用途、规模予以重建,或按照重置价格对通信经营单位给予补偿。
临时性及无偿附属在建筑物、构筑物上的电信管线及附属设施的迁改,由通信经营单位负责。
第十七条 通信经营单位对通信事故应当及时处理。
为执行抢修任务,通信经营单位可以采取先挖掘道路等紧急措施,并按规定同时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补偿费用。负责管理道路的部门应及时修复路面。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执行抢修任务的施工车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优先放行,需要在禁行道路行驶、禁停路段停车时应予以准许。
第十八条 禁止下列影响、危害电信设施和通信安全的行为:
(一)破坏、盗窃和盗用电信设施;
(二)非法接入电信网输入、调出信息,或者控制、破坏电信网运行程序;
(三)擅自拆除或者损坏电信入孔、手孔盖板、公用电话亭(间)及其内部设备;
(四)擅自改变电信设施用途或者在电信设施上加装设备;
(五)在电杆、拉线、天线馈线杆塔、支架及其他附属设施上擅自搭挂非邮电通信线;
(六)在设有水底电信线路标志的水域内抛锚、拖锚、挖沙及进行其他危及水底电信线路安全的作业;
(七)其他危害电信设施和通信安全的行为。
第十九条 禁止盗打他人电话、窃听他人通话内容和窃取通信信息资料。
禁止窃取他人移动电话码号资料非法并机,或者销售、购买、使用明知是非法并机的移动电话机。
第二十条 除经区、县以上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指定的废品收购单位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废旧电信器材。

第四章 经营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电信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公用电信网的管理。
专用通信网只限内部使用,未经批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外经营和开放公从业务。
获准经营国家放开的电信业务的通信经营单位在经营中不得进行区域性封锁和妨碍公用电信网的正常运营。
第二十二条 凡经营国家放开的下列电信业务的,应当依法进行申报,经电信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
(一)电话或语音信息服务;
(二)计算机信息服务;
(三)电子信箱;
(四)电子数据交换;
(五)可视图文;
(六)国家规定实行申报制度的其他电信业务。
第二十三条 凡经营国家放开的下列电信业务的,必须按规定审批权限到电信行业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并凭经营许可证取得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的使用频率和台站设置证照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方可开业:
(一)无线寻呼;
(二)800兆赫集群电话;
(三)450兆赫无线移动通信;
(四)国内VSAT(甚小天线地面站)通信;
(五)国家规定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的其他电信业务。
第二十四条 通信经营单位从事电信信息业务的,其传送的信息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大众传媒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通信经营单位可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代办电信业务,代办电信业务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执行统一的业务规程和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 未经电信主管部门批准,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有下列行为:
(一)转让公用电信网的设备租用权、使用权和代办电信业务经营权;
(二)改变租用公用电信网的设备和线路的业务性质;
(三)经营公用电话;
(四)出版和销售公众电话号码簿;
(五)其他违反国家电信业务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从事销售和维护各类通信终端设备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关的准销证、维修证后,方可办理工商登记手续。未取得邮电部《进网许可证》的电信终端及附属设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和使用。
第二十八条 接受电信服务的用户应当按规定正确使用和爱护电信设备,并按规定交纳费用。逾期交纳的,通信经营单位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滞纳金。

第五章 服务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 通信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守通信纪律和职业道德,执行服务标准,坚持文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十条 经营电信业务的通信经营单位,应当在经营场所设置明显标志,公布营业时间、服务种类和资费标准,并设置查询窗口,配备查询人员和设备。
第三十一条 用户要求安装电话,具备装机条件的,通信经营单位应当自受理登记和收取初装费之日起1个月内安装完毕并开通使用。逾期未能装通的,从第2个月起将初装费的利息按银行活期存款计算返还给用户。
用户办理迁移电话,具备移机条件的,通信经营单位应当自受理登记之日起1个月内迁移完毕。逾期未能迁移的,从第2个月起停收基本月租费至电话迁移开通时止。
第三十二条 通信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电信设施的维护,及时排除故障,保证通信畅通。
通信经营单位接到用户障碍申报后,应当在24小时内予以修复,属于电缆故障的,应当在72小时内予以修复;由于特殊情况,在上述时间难以修复的,应当向用户说明原因;超过15日未修复的,应当停收用户当月基本月租费。
第三十三条 通信经营单位对电信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新,需要中断通信或变更用户号码的,应当提前公告,并通知用户。
第三十四条 通信经营单位应当以准确、快捷的方式,方便用户交纳通信使用等费用,并为用户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用户对通信费用提出异议,通信经营单位应帮助用户分析或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因通信经营单位原因多收用户通信使用等费用的,应当及时退费。
第三十五条 禁止通信经营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变国家规定的资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
(二)强迫或者变相强迫用户使用高等级、高资费业务;
(三)利用职权或经营地位,强迫或变相强迫用户购买其出售或指定的电信器材、终端设备和其他商品;
(四)拒绝办理按规定应提供的电信业务与服务;
(五)借故刁难用户、索要财物或谋取私利;
(六)工作失职,延误通信;
(七)擅自中断用户通信;
(八)将用户使用电信业务的有关资料非法提供给任何组织和个人;
(九)泄漏国家秘密或通信秘密;
(十)非法截留、隐匿、开拆和毁弃他人电报或盗用用户电话。
第三十六条 电信主管部门应按规划要求及实际需要,在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内设置公用电话,经与有关单位协商一致,可无偿使用所占用的场地。
公用电话代办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标准收取通话费和代办手续费,并按规定使用计费器。
第三十七条 电信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并公布通信经营单位的通信服务质量。
通信经营单位应当设置用户意见监督电话和监督信箱,建立征询用户意见和受理用户申告制度,接受社会对通信质量及服务质量的监督。通信经营单位在接到用户的举报或投诉后10日内应将处理情况答复用户。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八条 违反第八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按设计标准建设电信设施的,由设计审查部门责令责任单位限期补建或者承担通信通信经营单位为解决用户通信所需的全部费用,直至电信设施验收合格。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电信主管部门处罚:
(一)违反第十四条规定,损坏电信设施或阻断通信的,对施工单位给予警告,责令赔偿损失,并处以5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八条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对责任单位或个人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造成损失的,除按规定赔偿外,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中止中断线服务。
(四)违反第二十六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责令改正,没收非法所得;拒不改正的,中止其通信,并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
(五)违反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没收全部物品和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五条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的,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并可对责任人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第十八第一项至第三项、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三十五条第八项至第十项规定的,由公安、国家安定、保密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一条 违反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会同电信主管部门没收其作案工具、设备及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通信经营单位和合法用户损失的,应给予赔偿。
第四十二条 违反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公安、工商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五条第一项至第三项、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工商、物价、技术监督、电信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四条 电信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问题,由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月17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等二十部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1号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等20部省政府规章的决定》业经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省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王宪魁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等二十部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按照《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通知》(国发[2011]25号)中关于开展行政强制规定清理工作的要求,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对现行有效的126部省政府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对以下20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不一致的省政府规章予以修改:

  一、将下列有关行政强制措施规定的省政府规章予以修改

  (一)删去《黑龙江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规定》(1998年省政府令第5号修订)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二)删去《黑龙江省调配和销售车用乙醇汽油暂行规定》(2004年省政府令第4号)第十四条中“先行登记保存,并”。

  (三)删去《黑龙江省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2007年省政府令第6号)第三十四条第四项。

  (四)删去《黑龙江省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办法》(2001年省政府令第7号)第十五条中“在行政拘留、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后2日内通知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进行强制性艾滋病性病检查;”。

  (五)删去《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细则》(1991年省政府令第15号)第二十三条;将第三十一条中“,涉密人员不准出境”修改为“。涉密人员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出境”。

  二、将下列有关行政强制执行的省政府规章予以修改

  (一)将《黑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2000年省政府令第14号)第十五条中“;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修改为:“,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将《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2004年省政府令第7号)第四十条中“逾期未缴纳的,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修改为“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三)将《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办法》(1998年省政府令第22号)第二十条中“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期限缴纳契税,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除按照规定补缴税款外,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当缴纳税款2%。的滞纳金”修改为“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四)删去《黑龙江省实施〈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办法》(1998年省政府令第22号)第三十一条。

  (五)删去《黑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007年省政府令第6号)第二十三条第三项中“按日征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六)删去《黑龙江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2004年省政府令第1号)第十六条中“,并自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欠缴排污费数额的千分之二加收滞纳金”。

  (七)删去《黑龙江省环境监理办法》(1997年省政府令第26号修订)第十四条。

  (八)删去《黑龙江省居民居住环境保护办法》(2009年省政府令第3号修订)第二十四条第六项中“,除加收二至五倍超标准排污费外”。

  (九)删去《黑龙江省殡葬管理规定》(2006年省政府令第4号修订)第二十九条中“;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其费用由当事人承担”;删去第三十四条第一款中“予以取缔,并”。

  (十)删去《黑龙江省文物调查勘探管理规定》(2006年省政府令第20号修订)第二十二条中“予以取缔并”。

  (十一)删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2006年省政府令第19号)第三十条第一款。

  (十二)将《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规定》(2000年省政府令第6号)第二十八条第一项中“予以取缔”修改为“责令其停止体育竞赛活动,”。

  (十三)删去《黑龙江省促进行业协会发展规定》(2005年省政府令第6号)第二十六条中“予以取缔,”。

  (十四)删去《黑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1995年省政府令第11号)中“公路管理机构可以强行清除,并”。

  (十五)删去《黑龙江省实施〈退耕还林条例〉办法》(2003年省政府令第2号)第五十一条第二款。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龙政综〔2009〕37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有关“大力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精神和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民发〔2007〕92号)的要求,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推进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建立和实施临时救助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临时救助工作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工作责任,保证资金到位,确保临时救助制度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履行职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规范运作,使临时救助制度与其他现有救助制度有效衔接,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

  

  

   

     

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在全面建立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为及时有效解决城乡困难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临时救助是指对城乡困难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特殊原因,造成暂时生活困难时,由政府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一种临时性救助基本制度。

  第三条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的实施和管理。

  第四条 临时救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救急救难;

  (二)及时、高效、适度、公正;

  (三)实行属地管理、分级救助;  

  (四)救助水平与筹资规模相适应。

  

第二章 临时救助对象和范围

  第五条 现阶段我市临时救助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

  (一)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重点是低保边缘家庭。

  (二)虽然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但由于特殊原因仍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三)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家庭。

  第六条 临时救助针对救助对象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突发性、特殊性困难,重点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救助:

  (一)因医治危重疾病,在扣除各种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报销部分和其他社会帮困救助资金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数额较大,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

  (二)因遭遇火灾、车祸、溺水、矿难等突发性意外事件,在扣除各种赔偿、保险、救助等资金后,个人负担仍然较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

  (三)因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导致家庭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不含自费择校生)。

  (四)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经其他救助措施帮扶后,基本生活仍然难以维持的。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救助:

  (一)因赌博且不悔改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真实收入情况、出具虚假证明的。

  (四)当地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三章 临时救助标准

  第八条 临时救助标准,应当根据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结合临时救助资金状况,合理划定救助档次和标准,实施分级分类救助。

  第九条 临时救助实行市、县两级救助,按照逐级救助的程序进行。各县(市、区)民政局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临时救助,市民政局负责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实施再救助。  

  第十条 临时救助一般为一次性救助,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由向同一机关重复申请临时救助,在一个自然年度内享受临时救助的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县级一次性救助金最高限额为3000元,市级再救助最高限额为5000元。具体救助标准由管理机关按照救助对象实际困难程度确定。

     

第四章 临时救助程序

  第十一条 临时救助的申请,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提出。按照家庭申请、村(居)委会审查,乡、镇(街道)审核,民政部门审批的操作程序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临时救助的申办程序:

  (一)城乡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所需材料。

  (二)村(居)委会在接到申请书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调查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应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申请人要填写《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申请审批表》(附件1),连同有关证明材料上报乡、镇(街道)。

  (三)乡、镇(街道)应当自收到村(居)委会上报材料之日起2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必要时可以进行核查。对符合条件的,应立即将申报材料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向申请人发出告知书(附件2,下同),并将申报材料退回所在村(居)委会。

  (四)县级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街道)审核材料之日起2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确定救助金额并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应及时向申请人发出告知书,并将申报材料退回乡、镇(街道)。县级民政部门必要时可以进行核查。

  (五)对在县级临时救助后仍有特殊生活困难的对象,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县(市、区)民政局签署意见后,可向市民政局申请再救助。市民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种类等因素进行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确定救助金额并及时发放临时救助金。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向申请人发出告知书,并将申报材料退回县级民政部门。市民政局必要时可以进行核查。

  (六)对突发性灾难导致无法维持生活等特殊困难家庭,应当简化程序,特事特办,必要时县级或市级民政部门可直接受理。  

  第十三条 申请所需材料:

  (一)申请人居民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二)身患疾病的需提供县级(含县)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诊断书、必要的病史材料复印件,新农合或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出具的医疗费用总额收据及补助、报销凭证复印件。

  (三)遭受灾害的需提供乡、镇(街道)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材料。

  (四)因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的需提供子女学籍或相关证明。

    (五)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 民政部门应建立救助对象审批材料、资金台账、发放名册等临时救助工作档案,并加强档案管理,做到资料完整,便于查询利用。

  

第五章 资金筹集与管理

  第十五条 临时救助资金由市、县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市本级初始基金按50万元标准筹集,县级初始基金按辖区内户籍人口每人不低于1元的标准筹集。年度终了,当年支出部分次年由财政列入预算予以补足。今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临时救助筹资标准和基金规模。

  第十六条 民政部门每半年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临时救助资金开支情况,由财政部门审核后定期从财政专户中拨付给民政部门,保证发放。

  第十七条  临时救助以提供现金救助为主要方式,原则上临时救助金2000元(含)以下直接发放现金,2000元以上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申请人提供的银行账号必须是申请人或其家庭成员的开户账号。

  第十八条 民政部门临时救助资金应实行专帐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其筹集、管理和使用接受财政、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

  

  第六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九条 临时救助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民主评议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条 申请临时救助的城乡困难家庭应接受民政部门的调查,并如实反映相关情况。对提供虚假证明、采取欺瞒手段骗取临时救助金的,一经查实全额追回冒领款物,一年内不再受理申请。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和有关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临时救助工作中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社会性灾害实施的救助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三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临时救助的具体操作办法,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2            

龙岩市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情况告知书                

        :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受理了你提出的临时救助申请。根据《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第  条 项的规定,你的家庭            ,不符合临时救助申请条件。现退回你提交的申请材料及单据  张。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本告知书一式两份,一份单位留存,一份发申请人)

  

  

  

  龙岩市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情况告知书                

        :

  本单位于   年  月  日受理了你提出的临时救助申请。根据《龙岩市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第  条 项的规定,你的家庭            ,不符合临时救助申请条件。现退回你提交的申请材料及单据  张。

  特此告知。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