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体改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股转让问题的复函》的通知

时间:2024-07-22 12:26:50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3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体改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股转让问题的复函》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体改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股转让问题的复函》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现将国家体改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股转让问题的复函》转发予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国家体改委《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股转让问题的复函》
1994年8月26日 厅函生〔1994〕124号
中国证监会:
你会上市公司部来函询问职工股转让事宜,现答复如下:
在《公司法》实施前,按我委《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设立的有内部职工股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其内部职工股的转让仍应执行《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体改生〔1993〕114)。向内部职工配售股份的社会募集股份公司,其职工股的转让仍应执
行《关于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职工配售股份的补充规定》(体改生〔1994〕15号)。
一、定向募集公司的内部职工股的转让应执行《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职工持股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即“内部职工持股的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时,应按《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内部职工持有的股份从配售之日起,满三年后才能上市转
让。”
二、社会募集公司向职工发行股份的转让应执行《关于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职工配售股份的试点规定》第一条第三款,即“向职工配售的股份,在公司本次发行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即可上市转让。但公司与证券交易所订有多于六个月期限协议的,可从其协议。”已上市的职工股与
该公司其他上市股在送配股的转让方面不再区别对待,统一按公司送配股转让的办法办理。
《公司法》生效后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还不能发行内部职工股。如国家根据《公司法》颁布了内部职工持股的新规定,职工股的发行和转让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1994年8月31日

广州市民兵、预备役工作规定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


广州市民兵、预备役工作规定
广州市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民兵、预备役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民兵工作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中央、省、外地驻穗单位及本市的公民。
第三条 民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预备役包括预备役军官和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军官由本地区人民武装部负责登记和管理,预备役士兵一般编入民兵组织进行管理。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编组起来的武装组织,是我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重要组织形式
。我市的预备役部队,平时由广州军分区(以下简称军分区),区、县(含番禺市以下同)人民政府、人民武装部(含市直属人民武装部,以下同)和预备役师、团实施多层次的管理。
第四条 民兵工作应当贯彻人民战争思想,坚持劳武结合,坚持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民兵工作与战时兵员动员准备工作的结合。做到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第五条 全市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在市人民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由军分区主管。
各级人民武装部按照上级赋予的任务,具体负责本地区(单位)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按规定不设立人民武装部单位,确定保卫或人事部门(办公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武装干部负责民兵、预备役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民兵、预备役工作,组织和监督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协助军事机关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解决有关问题。
企业、事业单位应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和军事领导指挥机关的要求,把民兵、预备役工作作为一项法定工作,列入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制,并按规定设立人民武装部,把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管理、工作经费和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调配等项工
作列入管理计划,保证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二章 组织建设
第七条 镇、场、街和企业、事业单位凡可组建一个民兵排的,应建立民兵组织。
中外合作,合资企业符合组建民兵组织条件,可编一个基干民兵排的,也应依法建立民兵组织。
本市公民,在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的年龄范围内,都有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民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参加民兵组织。
第八条 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十八岁至二十八岁的退伍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十八岁至三十五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基干民兵为第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为第二类预备役。
基干民兵中女性公民可占百分之十左右。
第九条 民兵按照便于领导、便于活动、便于执行任务、便于战时动员的原则编组,做到分布合理,负担平衡。城市一般以企业、事业和街道为单位编民兵排、连、营、团,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编民兵营。
基干民兵单独编组,根据本单位民兵人数分别编班、排、连、营。并在便于机动和集中使用的基干民兵连、排中指定民兵应急机动分队,赋予任务。
基干民兵中组建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为保证专业对口,可跨单位编组。高炮分队、工程兵分队以区、县为单位编团。
第十条 民兵连以上军政干部一般配一正一副,正职可由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兼任。中外合作、合资企业中的民兵干部由中方部门以上领导担任。营、连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岁,兼职和被授予荣誉称号或有突出贡献的民兵干部,年龄可适当放宽。
第十一条 预备役部队按照总参谋部颁发的编制,采取军官预任、士兵预定、组织预编的方法进行编组,要贯彻平战结合、专业对口、均衡负担和便于领导、便于快速动员的原则。预备役部队士兵条件按基干民兵条件执行,军官条件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民兵和预备役部队每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内容进行一次组织整顿,由上一级人民武装部组织进行一次实兵点验,检查整顿效果,保证组织落实。
第十三条 民兵连以上建制的调整变动,由军分区批准;预备役部队成建制的调整,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政治工作
第十四条 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政治工作要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继承和发扬民兵工作的优良传统,保证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十五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以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国防教育为重点,进行民兵、预备役部队性质任务、优良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和政策法制等教育。保证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上合格。
对基干民兵的教育每年不少于四次,对普通民兵的教育,每年不少于两次。主要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征兵和重大节日活动进行。预备役部队政治教育按部队政治机关教育计划实施。保证人员、内容、时间、效果的落实。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重视教育和发挥民兵组织、预备役部队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调动积极性,开展创先活动。

第四章 军事训练
第十七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武装干部应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
年度训练任务,由军分区、预备团、各级人民武装部逐级下达。因自然灾害需减免训练任务的,必须经军分区批准。
第十八条 民兵的军事训练按照军事训练大纲,集中在基地实施规范化训练。预备役部队训练应成建制地进行。
第十九条 区、县应建立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训练基地为区、县人民武装部的中层机构。按规定配齐人员。做到生活、教学、训练、活动设施配套,加强管理,保障军事训练需要。并搞好综合利用,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第二十条 民兵军事训练由区、县、局、总公司武装部组织实施。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军事训练,由军分区统一计划,分级组织实施。预备役部队训练由区、县人民武装部与营以上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民兵、预备役人员所在单位要保证参训人员的落实,对军事训练所需的经费、物资给予保障。
第二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训练期间,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按照正常出勤,由本单位照发工资、奖金,原有福利待遇不变;参训人员的训练补助和往返旅差费由原单位按照出差标准开支。待业人员参加训练的,按区、县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由当地政府发给补贴
;农村的按当地同等劳力的收入水平,由区、县、镇、村分级负担或区、县统筹给予误工补贴。

第五章 武器装备管理
第二十二条 民兵武器装备按照组织、训练、装备相照应的原则进行配备和补充。武器装备的调动,由县以上军事机关批准。
第二十三条 武器装备由区、县武装部统一规定管理,落实看管使用、登记统计、擦拭保养、检查评比、武器弹药分开存放等制度,确保武器装备安全。
第二十四条 存放民兵武器装备的仓库(室、点)必须设施配套,坚固可靠,有枪柜、报警、灭火设施,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迁(修)建基层民兵武器装备库(室),必须报区、县人民武装部审批。
第二十五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训练使用的武器弹药,由区、县人民武装部审查批准;执勤使用武器,按上级有关规定办理。未经批准,任何人员和单位不得动用民兵武器装备。
第二十六条 民兵武器装备的修理,农村由县人民武装部负责;城市由配有武器装备的单位负责。不能修理的武器,由军分区修械所负责修理。
第二十七条 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实施。

第六章 战备执勤
第二十八条 民兵和预备役人员的战备执勤、维护社会治安,由区、县人民武装部、预备役团、营根据上级赋予的任务和本地区的需要,制定计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平时担负的执勤任务是: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落实海边防军警民联防;看管国防工事;进行抢险救灾;开展护村、护厂、护街、护店和重点目标的警卫。
第三十条 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负勤务,应严格掌握,严密组织。民兵执勤一般就地就近进行,主要担负本地区、本单位的安全保卫任务。平时需要民兵担负的海防哨所、看管国防工事、交通要道、仓库等重要目标的勤务,由军分区根据上级的规定,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区、县范围内,需要临时调用民兵担负的治安勤务,由区、县人民武装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军分区备案。在乡、镇、厂矿范围内,由乡镇政府或厂领导批准,报上一级军事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担负勤务的报酬或者补助由使用单位支付。

第七章 管理体制与职责
第三十二条 全市的民兵、预备役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支持的领导体制。市直属人民武装部,管理市直属单位的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区、县人民武装部管理所属单位和中央、省、外地驻本区域单位的民兵和预备役工作。
第三十三条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镇(场)、建立民兵组织或预备役部队的市属局、总公司(含集团公司)、建立基干民兵连的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和街道,按有关规定设立人民武装部,负责本单位的民兵、预备役工作。
第三十四条 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配备原则,按一九八四年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劳动人事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基层武装部的设置和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配备原则等问题通知》实施。
镇人民武装部部长是镇的领导成员之一,为副镇长级。企业、事业单位的武装部正副部长与本单位正副处(科)长同级。不设立人民武装部的单位,其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从事武装工作五年以上的,享受本单位中层干部待遇。
行政村设立民兵营,配备民兵营长,管理本村的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民兵营长在职期间享受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待遇。
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应重视和加强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建设,落实各项待遇。任免各级人民武装部干部,应征得其上级军事部门的同意。武装干部因工作需要或超龄调出武装系统的,应按相应职级安排。
第三十五条 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的武装干部,应为编制内人员。基层人民武装部体制的变动,必须经军分区、市编委批准。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未按规定配齐的,一般应在三个月内配齐,其指标由人事部门从每年新增干部指标中解决。
第三十六条 人民武装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民兵组织建设和武器管理;负责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负责组织和带领民兵完成战备执勤任务;组织发动民兵参加两个文明建设;负责民兵、预备役人员登记统计工作;协同教育部门对学生实施事训练;负责征兵工作;
负责拟制本地区的战时动员计划,平时做好战时动员准备工作;负责对专职人民武装干部的管理;协同有关部门做好退出现役军人的安置和烈军属的优抚工作;战时负责组织实施兵员动员和带领民兵参战支前,保卫后方。

第八章 工作经费
第三十七条 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由以下部分组成:
(一)省下拨的民兵事业经费;
(二)各级人民政府财政拨款;
(三)企业、事业单位(或主管局)按各级人民武装部下达的任务,一次或分次在管理费中列支的经费。
第三十八条 省下拨的经费,由军分区计划下拨给区、县人民武装部负责管理,主要用于保障武器装备管理维修和民兵、预备役重点工作的经费开支。
基层单位民兵、预备役工作经费指标,由军分区、人民武装部根据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向同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编造预算。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进行认真审核,并予以保障。
第三十九条 民兵事业费应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军分区和各级人民武装部应当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审计机关对经费的监督和审计。

第九章 奖励和惩处
第四十条 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人民武装干部在参战支前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规定的奖励项目和批准权限,由军队给予奖励;在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或者执行维护社会治安等其它任务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个人和民兵组织,由地方人民政府、本地区的军
事领导指挥机关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 依照《民兵工作条例》和本规定,公民应当参加民兵组织而拒绝参加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军事训练和执行任务经教育不改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下列惩处:
(一)在职干部、职工(含合同临时工)予以警告、记过、降级、降职、留用察看、开除。
(二)农村青年,三年内不得招工,不出具做外工的证明,不发个体营业执照。
除上述惩处外,还可并处三百元至一千元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加倍罚款。
第四十二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年度评先资格和年终奖金、生活补贴。
(一)阻挠青年参加民兵、预备役组织的;
(二)阻挠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和执勤的;
(三)不给民兵、预备役活动所需的正常经费和物资。
第四十三条 人民武装部门不按规定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或因组织工作不力造成严重损失的,当年不得评先,对部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武装干部和民兵干部在执行任务中擅离职守或组织不力,影响任务完成或造成严重损失的,由本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 建立民兵组织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年度评先资格,还可取消企业当年晋级资格。造成不良影响者,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一)不按规定设立人民武装部,配齐武装干部的;
(二)基干民兵组织不落实,民兵和民兵干部缺额超过5%,制度不健全,无开展活动的;
(三)不按规定人数、时间、内容、标准完成军事训练任务的;
(四)不按规定开展政治教育,民兵、预备役人员出现严重违法违纪的;
(五)不按规定迁(修)建民兵武器库(室),民兵武器装备锈蚀、损坏,发生安全方面事故的。
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拒绝建立民兵组织或武装机构,拒绝完成民兵、预备役工作任务的单位,由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罚款一千元至二千元,对该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并限三个月内改正。
第四十六条 实施惩处时,对个人的惩处由人民武装部门提出惩处意见,提请直接责任人的所在单位或其上一级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对单位的行政处罚,由本地区军事领导指挥机关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其上级主管理部门执行。罚款由市财政局主管,所罚单位的上一级财务部
门执行,所罚款额按规定上缴财政。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有关部门应主动配合,按职责实施惩处工作。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未予具体明确的民兵工作事项,按照《民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分区负责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本市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1992年8月28日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管理办法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管理办法

(2005年11月20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根据中组部、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是指列入中组部地县级主管农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计划,由农业部人事劳动司主办,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负责管理,有关培训单位承办的专题研究班。
第三条 专题研究班承办单位应具备如下条件:长期从事农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稳定、高水平的培训管理人员队伍和师资队伍;有稳定的现代化教学场所和较好的食宿条件;对办班能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有良好声誉,能按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第四条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选题要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核心,紧密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进行。
第五条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主要参加对象是地(市)县级主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市长、副专员、副县长等。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在中组部和农业部的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
第七条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负责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宏观指导、计划制订、组织管理、督导检查等工作。
第八条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受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委托具体负责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前期调研、申报、评审、评价、总结、交流等工作。
第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厅(局)负责商有关部门确定培训学员。
第十条 承办单位按照中组部和农业部的有关要求做好专题研究班的培训需求调研、确定专题、设计课程、选聘教师、编选教材和办班管理等工作。
第三章 选题申报
第十一条 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的申报工作,由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根据中组部有关精神统一部署。承办单位每年10月15日前,将下一年度拟举办的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申报材料(包括专题研究班名称、开展专题研究和培训的理由、研究班主要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安排、研究班预期效果、培训对象人数、时间地点、经费预算、承办单位、联系人等)报到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第十二条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于11月15日前将评审结果报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第十三条 专题研究班计划报中组部审批。
第四章 计划实施
第十四条 中组部审批后,由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印发有关单位执行。各承办单位要在开班前1个月将研究班的课程安排、实地考察内容及地点安排等,报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审定。
第十五条 承办单位要严格执行下达的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等活动,不得随意改变课程设置、培训时间及实地考察地点。实地考察要紧紧围绕专题研究班的主体内容来安排地点和组织实施。要选聘优秀教师和专家承担教学任务。改进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十六条 要加强学员管理,组建班委会,制定学员考勤制度。要将学员的学习情况反馈学员派出单位。学员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第十七条 承办单位要及时向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及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报告学员出席情况、课程安排实施情况、实地考察情况及有关重要情况。
第十八条 承办单位要认真做好专题研究班总结,并于培训班结束后两周内,一式两份分别寄到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和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第五章 效果评估
第十九条 为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培训效果,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对专题研究班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 承办单位要做好专题研究班的自评工作,及时与学员沟通,对教学效果、教学组织、研讨考察、后勤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第二十一条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应在每年11月15日前将评估报告、年度总结报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农业部人事劳动司通过适当方式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并将评估结果作为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经费补贴
第二十二条 列人中组部计划的专题研究班,承办单位不准向学员收取学习、教材、培训、食宿等费用。办班计划安排的外出考察,可按实际支出收取考察费,但应坚持学员自愿的原则。办班经费不足部分由中组部、农业部专项经费和承办单位补贴。
第二十三条 办班经费按规定实行预算申报、逐项核算、决算审批、专款专用的原则。承办单位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使用培训经费,杜绝乱收费。
第二十四条 中组部、农业部补贴的专项经费,由农业部人事劳动司提出预算,报相关部门审核下拨。
第七章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可根据本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经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人事劳动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农业干部专题研究班管理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