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发放统一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23:56: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9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放统一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通知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关于发放统一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通知





(2000)建城公字第1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为了加强和规范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的安全管理,建设部决定于2000年起实行统一的《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和《职业技能岗位证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现将证书发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证书发放范围:

  凡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企业均应按照建设部令第73号《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取得《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并经工商注册后,方可从事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业务;

  凡从事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的人员均应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方可从事燃气燃烧器具的安装、维修、维护(包括清洗、除垢)等的经营业务。

  二、证书的使用范围限定为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范围。

  三、证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集中办理,统一盖章、编号,由各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责要求严格发放、管理和使用。

  四、《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证书》可委托天津燃气管理处负责印制。联系人:吴旭,电话:022-23698327,传真:022-23682442,地址:天津市南开区迎水道6号增2号天津市燃气管理处,邮编:300191。

  五、统一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已由建设部统一监制,有关事宜请与建设部人事教育司联系,电话:010-68393100,联系人:王立秋,邮编:100835。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二○○○年六月五日


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建设费使用规定》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印发《港口建设费使用规定》的通知

1986年7月2日,交通部

关于征收《港口建设费的办法》,国务院已于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二日批准发布。为了管好、用好这项资金,经征得国家计委、财政部同意,现将《港口建设费使用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港口建设费使用规定
一、港口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设施,是当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根据国务院决定设置港口建设费,做为加快港口建设的一项专用资金来源。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由交通部统一征收,按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安排使用。其年度收支计划和年度收支决算及有关资料应报送国家计委、经委、财政部。为了管好用好这项专用资金,特制定本办法。
二、港口建设费的使用范围主要是:
1.沿海港口(包括停靠海轮的泊位)的码头、防波堤、港池、航道和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
2.水上过驳措施项目。
三、港口建设费的使用,由交通部根据资金存入情况和长期计划,分年提出安排方案,经国家计委综合平衡后,分别纳入国家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计划,下达有关建设单位执行。
四、由港口建设费安排的建设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2.列入计划期内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必须完备;
3.所需的物资,原则上由各使用单位自筹解决;
4.用于第二条使用范围的免征建筑税;
5.当年未用完的资金,可结转到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安排的工作量要纳入下一年度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计划;
6.资金由各级建设银行按计划监督拨款;
7.建设单位应按有关统计和会计报表规定,按期向交通部报送统计和会计报表。由几种资金渠道共同投资的建设项目,应按不同的资金渠道,分别统计上报。
五、本办法自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实行,请各建设单位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意见。随时向上反映。


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海域使用管理,促进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海域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向海一侧的水面、水体、海床和底土。
第三条 使用本市海域应遵循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第四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使用海域必须符合国家海洋功能区划和本市海域功能区划。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市海域功能区划,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六条 海域属国家所有。
市人民政府依法管理本市海域使用权。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依据本办法的规定取得本市海域使用权。
第七条 本市鼓励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能够产生重大效益的海域使用活动。
第八条 从事下列海域使用活动,应当申请海域使用权:
(一)工业、交通、通讯等工程建设用海的;
(二)旅游、服务业用海的;
(三)围海、填海的;
(四)其他从事三个月以上固定的排他性用海活动。
第九条 严格控制围海、填海等改变海域属性的用海活动,除国家和本市重点工程建设外,一般不予批准。
第十条 使用海域应当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关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准文件;
(二)拟使用海域的位置、面积、用途;
(三)使用海域可行性论证报告;
(四)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使用海域申请后,应在二个月内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二条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使用海域的,发给海域使用证,确认海域使用权。
第十三条 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应当缴纳海域使用金。
海域使用金收取的范围、标准,由市财政部门会同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四条 经批准使用海域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批准的范围、用途使用;
(二)不得污染海域;
(三)不得损害海域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申请海域使用权:
(一)需改变原批准用途、范围的;
(二)海域使用权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
第十六条 对已批准使用的海域,无正当理由连续一年未使用的,收回海域使用权。
第十七条 国家建设需要使用已确认海域使用权的海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原使用人适当的经济补偿。
第十八条 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海域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使用海域行为,恢复原状,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不按批准的范围、用途使用海域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对拒不改正的,收回海域使用权。
第二十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发布前已经使用海域的,应当自本办法发布之日起90日内,按本办法有关规定,补办申请使用手续,领取海域使用证。对逾期拒不补办申请使用手续的,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 天津港使用的海域,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并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第二十三条 在海域内从事渔业养殖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1月5日